發佈: 2019/03/12 更新: 2024/11/04
國內那些天價學區房的新聞屢見不鮮,家長們苦不堪言。日本95%的孩子都上公立學校,教學質量差別不大,學區內的房價不因學校猛漲,真正做到教育公平。
如果要說起大家對國內買房的痛點,相信說上個三天三夜也不重樣,但是有一條,是幾乎所有人都會面對的,那就是學區房。
國內所謂的學區房,是指分佈在知名學校周邊的房產,在義務教育階段,凡是在學校片區內的適齡兒童,均可免試入學。
但這種學區房受戶口限制,必須擁有學校所在地的戶籍才可入學。
還有一種學位房,是指只要購買額開發商開發的房產,就能享有一個上學名額。這種學位房沒有戶口限制,學校基本是私立學校。
在中國買房的家長,基本繞不開這兩類學校的“魔咒”。
教育不平衡,讓千萬富翁住地下室
中國的教育資源非常緊張,房價和教育是緊緊掛鉤的,學區內的老破小也要擠得頭破血流才能搶到。曾有新聞報道《花1000多萬買地下室,只為孩子在北京上學》。
地下室憑什麼單價近12萬?原因就在於房子處在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學區旁,而這個學校恰恰擁有直升“北京四中”的名額。
如果你要問“北京四中”是什麼樣的學校?
有人曾說過它就是北京乃至全國最好的中學,沒有之一。
據統計,“北京四中”基本10人裡面就有四人可以上清華北大,而且裡面就讀的都是社會精英的子女,受到的教育都是最優質的。
能買到這裡的學區房,就等於一條腿邁進了清華北大。正是有了這樣的誘惑,才讓千萬富翁甘願住地下室。
其實這樣的房產市場和教育體制是非常病態的,微辣擺脫這樣的惡性循環,現在許多中產階級已經開啟新世紀的《孟母三遷》。
比如去我們的鄰國日本,享受更公平的教育,家長也能從天價學區房中解脫出來。
那麼在日本,為什麼不用買學區房也能上好學校。
只有學區沒有學區房,義務教育全免費
日本有學區,但沒有學區房。沒有學區房最主要的原因:雖然劃定了學區,但是學生只要住在這個學區內就可以入學,不需要買房子,也沒有戶籍限制。
日本的學區是隻針對公立學校而言的,然而,日本的公立學校,教學質量都差不多。在日本,95%的孩子都是上公立學校,離家最近的就是最合適的。
日本義務教育階段的公立中小學全部免費,並實施平等教育,並通過一系列行政法律措施,避免了各地因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而造成的教育資源不均衡,客觀上杜絕了天價學區房的出現。
公立沒有重點之分,教學質量全國均等
日本公立小學沒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,在義務教育階段,各地區公立學校教學質量相差不大。
教師資源方面實施,在享受全國統一的公務員待遇的前提下,為了讓孩子們真正享受到平等教育的實惠,政府還制定了一套教師定期流動制度。通常情況下,每位教師不得在一所學校連續工作超過六年。
同時,每位教師都有可能會被派到農村教學,確保偏遠地區的教學質量。而且越是去的地方偏,晉升的機會越多。這樣的機制,對孩子和老師都有利。所以,老師們並不牴觸去鄉村教書。
除了老師,公立學校的校長也不得連任,連任者需在校際之間輪換,這對保證學校水平的均衡起到很大作用。
學校分佈合理均衡,有人的地方就有學校
為了保證日本國內各個地區的孩子都有學上,無論是大都市,還是偏遠鄉村,方圓6公里內都會有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。政府規定,只要修建居民區,就必須預留出學校的位置。
在山區或者小島上,有的小學只有數十名以至數名學生,但是學校的環境設施也毫不含糊,操場、體育館、游泳池等等該有的都有。
就近入學不看房產證,租房就能上學
日本小學採取就近入學,以居住地址為依據來決定學區和學校的,即家搬到哪裡,就可在哪裡就近入學,而且哪怕是租的房子,也能上附近的學校。
因此很少有家長會為孩子上學問題專門在學校附近買房,實在想上某所學校,在附近租房即可。犯不著為了上幾年學,傾家蕩產的買套房。
基礎教育理念不同,注重培養公德
其實不論制度如何不同,最關鍵的還在於人們的觀念。在日本義務教育階段,講求所有孩子在同一水平狀態下度過。
不管是有錢人家還是普通家庭的孩子,都穿著一樣的制服、坐在同一個教室裡接受同樣的教育。而且還不是整天的補習班興趣班,主要培養孩子們的個人素質和生活能力。不以分數論成敗!
小學階段其實不教多少文化知識,中午在學校吃完飯,打掃教室衛生,一點鐘放學,作業可有可無,考試沒考好不找家長。注重公德教育,培養動手能力,通過體育運動提高身體素質和合作精神。
教育傾向的不同,使得學生沒有分數競爭的壓力,家長們也不會只盯著能出高分的學校。沒有需要,自然也就沒有了市場。
私立學校收費高,不讓開發商賺好處
當然日本也是有所謂的”重點小學“的,那就是我們所說的私立小學,私立小學佔5%以下,昂貴的學費一年約七八萬人民幣。而且入學考試極為嚴格,不是普通大眾擇校範圍,一般政界人物、藝人、醫生、律師等高收入家庭才會考慮。
也就是說,在日本你想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,那麼不是把錢投資在房產上,而是直接把錢投資在學校上。
日本的私立學校會收取高昂的學費,這樣直接把錢從家長直接放到了學校教育,而不是被房地產賺了好處,能夠直接促進學校拿錢來直接提升教育品質。
比如慶應義塾附屬小學的學費是一年150萬日元,合人民幣10萬元。注意!!這只是是一年的學費而已!!
私立學區房價高,和學校沒有半毛錢關係
和中國有一個地方相似,那就是私立小學附近的房價也貴。但是房價高不是因為學區的問題,主要是因為很多私立小學本身所在的地段較好:往往在市中心,旁邊是著名的公園,大學,政府機構等等。
所以看明白了嗎,不是學區催生了高價房,而是在高價富人區內,才會建高價私立學校。
日本也會有“學區房”的概念,但是和中國概念還是不同的。
別擔心考不上大學,按部就班順其自然
看到這裡,很多家長怕是還在擔心,小學中學可以隨便,那麼大學呢?如果不去上好學校,如何才能考上好大學。
日本的私立大學數量遠遠多於公立大學,而私立大學是自主招生,每所大學招生時的考題也都是不一樣的。公立大學雖然是全國統一招生,但數量很少,基本上每縣(相當於中國每省)只有一所,在東京這類大都市稍多些。
而且每位考生只能報考一所公立大學,卻可以報考多所私立大學。而且,無論地域,全國各地的所有考生都可以報考東京大學、早稻田大學、慶應大學等這類日本一流大學。而不像國內,每個學校統一試題,考生按分數線和參考地域被分成三六九等錄取。
因此,哪怕是在東京、大阪這樣名牌大學林立的大都市,日本人也都是按部就班的依照規矩,以家庭便利為基本出發點,選擇孩子的就讀學校。我們所謂的學區房學位房,對於日本人來說,那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畸形產物。
沒有人輸在起跑線,只是跑道不一樣
其實,我們仔細反思一下國內的學區房、學位房,都是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。但是中國家長為了能在【重點】學校掙得一席之位,明知是坑也要往裡跳。
中國人自古崇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,對獨生子女更是極端望子成龍,再加上教育資源城鄉差別、地區差別,師資力量的偏向,家長的盲目攀比,才給開發商鑽政策空子的機會,出現天價學區房。
取消擇校原本是為了公平競爭,卻不想出現了學區房這一“怪胎”。小學入學拼的不是智力,而是靠學區房比錢多。
教育應該擇優錄取,但是不應該體現在義務教育階段。天價學區房不僅成了每個家庭的沉重負擔,更埋沒了許多普通家庭的孩子。
沒有學區房學位房,也沒阻擋日本的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,更不影響日本成為擁有世界一流教育水平的國家
沒有人輸在起跑線上,只不過站在不同的跑道而已。
以上就是神居秒算的小編整理的去日本不買學區房也能上重點,如想了解更多關於“日本房產”“日本買房”“日本房產投資”等日本最新資訊可以查看神居秒算資訊欄目或者下載神居秒算APP(全中文版本多功能找房)神居秒算會持續關注日本不動產的最新動態,為您的投資保駕護航。
神居秒算APP:日本最大的房源數據一站式服務中文平臺,買賣日本房產,用最專業的數據服務您,記得第一時間長按下列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公眾號,買房攻略、房源推薦、新鮮資訊伴您擁抱高品質人生。